2023年,井工一矿针对安全培训薄弱环节及现场重点环节,实施“靶向式”培训,聚焦责任体系、培训方式方法、施策发力点,创新思路,多措并举,提升培训工作质量和实效。管理人员安全理念逐步改变,职工安全意识普遍增强、安全技能明显提升,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强化组织领导  健全责任体系

该矿从完善培训制度、修订培训教材、充实师资队伍、强化考核等方面入手,推动培训工作落地见效,夯实安全基础,助力安全生产。

一是修订培训制度。对照《煤矿安全培训规定》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》《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员工培训计划》,对《井工一矿员工安全培训管理制度》《井工一矿员工安全培训评分考核细则》等多项制度进行了修订,为矿井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、标准化、高效化开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。二是修订培训教材。立足矿井生产实际和职工需求,组织相关人员撰写《井工一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材》,共四部,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、接地气;丰富培训载体,针对各类培训制作了“有限空间作业”“吊装作业”“煤矿密闭与风门管理”等PPT课件78个。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从各队组、部室选择口碑实力都出众的专业技术骨干补充到师资队伍,兼职培训教师已达62人,师资队伍力量进一步壮大。四是加强“一人一档”“一期一档”建设。制定了“两档”管理细则并下发各部室、队组,做好“一人一档”基层建设工作,掌握职工技能提升情况,把好队组建设关,实现了全员“一人一档”创建归档并持续更新。五是严格落实教育培训考核办法。每月开展一次培训考核,做到考核全覆盖。全年共计表彰优秀队组4个,优秀个人50余人次,处罚不达标队组5个,15人次。

创新工作方法  强素质提技能

井工一矿始终坚持把培训作为提升职工业务技能的重要抓手,创新培训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,激发职工学习动力和热情,确保将培训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干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。

一是按照全年培训工作安排,结合阶段工作要点,开展“安全宣传咨询日”“人人讲安全  个个会应急”网络知识竞赛、“盲戴自救器使用比赛”等系列安全活动。二是开展安全大讲堂,每月由一名助理级以上管理人员为大家授课,先后开展“智能化矿山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”“煤矿水害治理前沿技术”“班组安全管理”“煤矿重大隐患判定标准”等主题安全大课12期,参培人员481人次。三是筑牢班组培训基础。班前会开展每日一题、一周一案、逢查必考,巩固职工安全知识;扎实开展职工上讲台活动,让职工口述本班存在的隐患、风险及注意事项,促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;创新性开展“三违大家谈”“以案为鉴”班组讨论会12期。以小班化、精准化的办班模式促使员工听得进、学得到、用得上。四是发挥“井工一矿微信公众号”的宣教作用,对上级单位安全培训要求、培训动态、亮点工作、培训活动、精品课件及时进行宣传报道,做到培训线上线下互补融合。

精准施策发力  打好培训组合拳

为了确保培训不走形式、不走过场,职工能够学有所获、学以致用,井工一矿精准施策,多点发力,打好培训“组合拳”。

一是每月召开培训例会。及时传达学习公司培训例会精神,对本矿上个月培训工作进行总结,安排下个月安全培训重点工作。二是扎实开展外委队伍安全培训。针对外委队伍安全素质参差不齐,开展针对性的岗前培训,结合现场实际,重点对应知应会知识、岗位红线、自救器使用、避灾路线等内容进行培训,严格把好岗前培训关。每月更新外委队组人员台账,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性,做好离岗人员交接和离职手续办理,把好人员离职关。三是开展全员“自救器”培训。安全环保健康室、通风队技术员先后深入各单位,为职工讲解自救器原理及操作要点36次,让职工逐一实操,确保操作规范、用时达标,参培人员累计858人次。各队组通过班前会、班后会常态化开展自救器实操培训,反复强调正确使用自救器的必要性,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,加大抽考频次,确保职工熟练掌握自救器盲戴。四是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。每周组织主管及以上管理人员观看各类顶板、窒息等安全警示教育片,利用候车大厅多媒体大屏,循环播放《防为上》《生死之间》《黑色三分钟  生死一瞬间》等。各队组、各部室根据业务特点,每月组织职工观看不少于4起安全警示教育片,筑牢职工安全生产意识。五是依托亲情嘱托助安全。开展“亲情寄语”征集、全家福拍摄活动,为生产一线职工建立“亲情档案”,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亲人的牵挂,从思想深处重视安全,充分发挥亲情在安全生产中的特殊作用。邀请一线职工家属到矿召开座谈会、签订夫妻联保责任书,鼓励妻子做好丈夫的好后勤、贤内助,携手共筑矿井安全生产防线,真正实现“企业安全,家庭幸福”。

(来源:中煤平朔集团公司网站2024-01-22